当前位置:化工仪器网-光谱网首页-技术文章列表-电镀膜厚测试方法及判定标准

电镀膜厚测试方法及判定标准

2025年03月10日 10:07 来源:深圳市天创美科技有限公司

电镀膜厚测试方法及判定标准可分为以下两大类,结合不同场景需求选择:

---

一、测试方法

(一)破坏性测试

1. 库仑法(电解法)  

   - 原理:通过电解液溶解镀层,利用电量与镀层厚度的正比关系计算厚度。  

   - 适用场景:单层/多层金属镀层(如Cu/Ni/Cr)、合金镀层,尤其适合多层镍镀层的电位差测量。  

   - 设备:电解测厚仪。

2. 金相法  

   - 原理: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镀层横截面,直接测量厚度。  

   - 适用场景:仲裁检验或高精度需求(误差小,但需样品制备耗时)。  

   - 设备:金相显微镜。

3. 扫描电镜法(SEM)  

   - 原理:利用扫描电镜成像软件直接测量镀层横截面厚度。  

   - 适用场景:纳米级镀层或复杂结构分析,需样品精细制备。

(二)非破坏性测试

1. X射线荧光法(XRF)  

   - 原理:通过X射线激发镀层元素特征辐射,分析荧光强度与厚度的关系。  

   - 适用场景:多元素多层镀层(如Au/Ni/Cu),支持0.01μm~1mm厚度测量,可同时分析成分。  

   - 设备:X射线荧光测厚仪。

2. 磁性法/涡流法  

   - 原理:磁性法测量磁性基体上的非磁性镀层(如铁基镀锌),涡流法测量非导电基体上的导电镀层。  

   - 适用场景:快速现场检测,但适用范围受限。

3. β射线反向散射法  

   - 原理:利用β射线与镀层原子相互作用后的散射强度推算厚度。  

   - 适用场景:非金属基体上的薄镀层检测。

---

二、判定标准

(一)厚度标准

- 通用要求:镀层厚度通常为0.02~0.03mm(20~30μm),特殊场景如汽车件可能要求更高。

- 典型镀层厚度示例:  

  - 镍镀层:≥8μm(防腐要求);  

  - 锌镀层(蓝锌/彩锌):6~8μm;  

  - 装饰性镀铬:0.2~0.3μm。

(二)性能测试标准

1. 附着力测试  

   - 方法:3M胶带法(180度弯折后无脱落)、划格法(划痕后胶带粘附无剥离)。

   - 判定:无起泡、剥落或露底材。

2. 耐腐蚀性测试  

   - 盐雾试验:中性盐雾(5% NaCl,35℃)测试16~96小时,镀层无锈蚀(如镀镍铬需达7级以上)。

   - 高温高湿测试:60~90℃、湿度90%~95%环境下6小时,无起泡。

3. 孔隙率测试  

   - 贴滤纸法/浸渍法:通过显色斑点数量评估孔隙率,要求无密集斑点。

4. 耐磨性测试  

   - 标准:500g负载下摩擦50次,镀层无变色或露底。

---

三、引用标准

- GB/T 4955(库仑法)、GB/T 6462(金相法)、GB/T 16921(X射线法)等。

- ISO 1463(金相法)、ASTM B568(X射线法)等国际标准。

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测试方法,并参考行业标准或客户协议确定具体判定阈值。更多设备选型及标准细节可查看。

以上仅供参考

免责声明

  • 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化工仪器网”的所有作品,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-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化工仪器网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  •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(非化工仪器网)的作品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  • 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,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