布鲁克与耐驰仪器合作回顾:强强联手,共创未来
在许多行业,尤其是在聚合物生产、化学和制药行业,热分析仪器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(FT-IR)的联用已成为必然趋势。布鲁克光谱事业部(Bruker Optics)自1993年一直与著名的耐驰公司合作至今。
自1993年以来,布鲁克公司与耐驰公司的合作从未间断:从最初在澳大利亚地区的小规模销售,逐渐发展成为热红联用领域多年来的密切合作伙伴。值此耐驰公司成立60周年之际,让我们回到1993年1月,回到我们的合作之初,一起回顾多年来的发展历程。未来,也请与我们共同期待坚诚合作之下诞生更多的成就。
合作伊始
1993年,澳大利亚珀斯的科廷大学计划购买一台FT-IR光谱仪。为此他们深入调研了布鲁克公司的产品。在双方之前的讨论过程中确定除了FTIR之外,校方还需要一台热天平来实现逸出气体分析。
与此同时,耐驰公司一直在努力寻找热分析联用领域的合作伙伴。两方一拍即合,耐驰资深应用专家Erwin Kaisersberger带着热重分析仪TG 209前往位于德国卡尔斯鲁厄市的布鲁克公司进行初步测试。新研发的热重分析仪TG 209能够快速连接到现有的布鲁克红外气体池。在布鲁克公司应用实验室Albrecht Rager博士的倾力协助下,这套联用系统进行了一系列测试,结果非常成功,甚至一些“困难样品”,例如萘,也顺利通过了测试。
不久之后,我们成功供货给耐驰与布鲁克公司的第一个联合客户,澳大利亚的科廷大学。耐驰-布鲁克热红联用系统给客户留下了深刻印象:耐驰的热重分析仪精度高,即使样品量在毫克级别也能精准测量到失重;同时,布鲁克FTIR的气室只有10毫升容积,测量微量逸出气体不在话下,而且热绝缘做得很棒,充分避免了气体冷凝。
在随后的一次会议上,布鲁克公司总经理Gast先生和耐驰仪器公司总经理Emmerich博士决定在未来继续紧密合作。双方的努力贡献为热分析-红外光谱联用系统的优化及紧密成功合作奠定了基础。第一批深度定制的样板系统很快安装在布鲁克公司和耐驰公司,并且在1993年底举办了双方第一次联合研讨会。
90年代安装在布鲁克公司的联用系统:
布鲁克IFS 55和耐驰TG 209
从“合作”到“队友”
这些年来,热红联用系统的需求数量逐年稳步增长,联用系统中对于控制-反馈以及数据链接的需求也逐渐提高。为了满足这一新需求,两家公司都在不断地开发和改进他们的产品和解决方案。
2003年,布鲁克公司和耐驰公司联合研发了一个通信接口,可通过该接口在双方软件之间交换测量数据。这里“交换”不仅仅涉及测量之后各种信息的导入和导出。该接口的着眼点在于测量期间的实时数据交换,以及两台仪器测量控制的同步性。联用系统测量可以通过耐驰Proteus®软件触发,布鲁克(OPUS软件)可以实时观测热红测量曲线,也可以通过Proteus®创建热红测量方法。这种技术思路在当时是颇具革命性和未来导向的,即便在今天看来,依然是“一直被模仿”。
耐驰同步热分析仪STA 449C – 布鲁克红外Tensor 27(外置气体池)联用系统,2003年
TGA自动进样器(ASC)与Bruker仪器相结合,可实现*自动化的联用测量,展示了良好的“团队配合”:可以在测量过程中实时交换测量数据,自动触发/停止控制,能够为ASC中每个单独的样品位置设置单独的测量参数 ……
2012年,两方合作更上一个台阶,推出了同步热分析仪(STA)红外联用的崭新方案,Perseus联用系统。该系统再一次打破了传统:没有传输管线。Perseus系统在STA炉子上方直接安装了一个小型布鲁克ALPHA光谱仪。这样的结构导致气体传输路径的长度减少到最小,有效提高了响应速度和灵敏度。2013年双方推出了热重分析仪(TG)的Perseus联用系统。
Perseus STA 449 F1/F3
布鲁克公司于2018年推出新型INVENIO®光谱仪平台,扩展了联用系统中FT-IR部分的更多潜力。该光谱仪可以根据客户的具体要求进行定制,可配备多种新的高性能附件,可根据广泛的自动化需求进行灵活调整。
与INVENIO®联用(自2018年伊始)
面向未来
在过去的几十年里,布鲁克公司和耐驰公司双方紧密合作,逐步扩大了双方合作方向。如今,“新生代”员工们正集中精力进一步开发和优化逸出气分析,并联合举办了多场活动。在耐驰公司组织的关于气体分析方法与热分析仪器联用的国际会议“Selb Coupling Days”上,布鲁克公司是活跃的演讲嘉宾。同样地,耐驰公司多年来也一直是布鲁克用户会议的积极合作伙伴。
此外,两家公司定期联合举办网络研讨会和线下研讨会。有时候研讨会举办期间需要现场演示联用系统测量,但是酒店会场不允许用液氮,好在当前FTIR的传感器灵敏度越来越高,可以在不需要液氮冷却探测器的情况下演示许多应用。
免责声明
- 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化工仪器网”的所有作品,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-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化工仪器网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-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(非化工仪器网)的作品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- 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,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。